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32

“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开幕

马丹丹

本文字数:923

  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现场    ■记者 马丹丹/摄

  本报讯(记者 马丹丹)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76周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由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精心策划的“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于7月9日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临展厅(正义堂)正式开展,展期至10月12日。

  本次展览聚焦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历史文化,以“礼乐教化”为核心主题,系统梳理并展示绵延两千余年的孔庙祀典文化。展览通过“虔奉先师——祭孔历史沿革”“礼备乐和——祭孔祀典制度”“济济多士——孔庙祭祀人物”三大篇章,全方位呈现北京孔庙祀典的历史源流、完备礼制及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展览追溯祭孔大典的悠久历史,从孔门弟子以孔子旧宅设庙缅怀孔子,到唐代“庙学合一”制度确立,直至北京孔庙成为国家祀典重地,清晰展现这一古老仪式的传承脉络。详述皇帝亲祭、遣官致祭等国家级祀典的严格流程,解读中和韶乐、佾舞所蕴含的“中正平和”的礼乐教化意义。此次展览展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藏清代御赐青铜祭器,如清乾隆兽面纹铜簠、清乾隆回纹龙耳铜簋等,为观众呈现清代皇家祭祀的至高规格。展厅中摆放着八音乐器(琴、瑟、笙、笛等)以及佾舞舞具(龠、翟),并以青铜祭器(仿制品)辅以谷物实物,生动还原“玉振金声,佾舞于庭”“俎豆馨香,备物昭诚”的祭祀场景。此外,展览还介绍了大成殿主祀孔子、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及东西庑从祀的历代先贤先儒,如韩愈、朱熹、文天祥、顾炎武等,展现了孔庙祭祀人物的丰富谱系。

  该展览呈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释奠礼研究与恢复方面的工作成果,凸显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活态传承。展览通过精选的图文史料、历史文物,以及场景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立体地勾勒出一幅庄严肃穆且内涵丰富的礼乐文化图景。

  北京孔庙祀典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承载“尊师重道”“礼乐教化”“立德树人”的深厚人文精神。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与科学呈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深刻揭示祀典文化中蕴含的尊师重教传统与家国情怀,为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

+1

版权声明

首都建设网所刊载《首都建设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等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首都建设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首都建设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首都建设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请使用 CTRL + D 添加到收藏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都建设报周末 04“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开幕 马丹丹2025-07-18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