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32

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开行

马丹丹

本文字数:955

  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开行    ■记者 周宇杰/摄

  本报讯(记者 马丹丹)4月16日10时许,一列装载有45车、共9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房山区琉璃河金隅铁路专用线启程,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标志着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开行。

  “本次班列满载家电、轮胎、防水卷材等出口商品,价值490多万元,货重450余吨。将从满洲里口岸出境,一路往西驶向莫斯科,货物沿途将分拨至新西伯利亚、乌里扬诺夫斯克等地,全程约9000公里,预计运输时间16天左右。”北京铁路物流中心物流调度部经理刘守志告诉记者。

  为确保本次中欧班列安全高效运行,中国铁路北京局提前掌握企业发货意向,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解决班列发运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班列顺利开行奠定基础,同时,该局安排专业团队在货物包装检查、运输计划申报等关键环节提供支持,保障班列运输安全稳定。刘守志表示,中国铁路北京局还对本次班列实行了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的“五优先”政策,为班列开行开辟了“绿色通道”。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中欧班列的开行将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高效的物流载体,也有助于加强北京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为区域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稳定的支撑,形成‘贸易+产业’的双向赋能新格局。”北京新陆港集团董事长王传蒙告诉记者,在此次首发班列的基础上,新陆港也将尽快推动从房山始发的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

  今年3月,北京市首趟中亚班列同样从北京市房山区启程,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充分发挥了北京市在京津冀外向型经济中的引领作用。目前,北京至中亚地区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开行”。在中亚班列首发仪式上,北京新陆港集团与金隅集团、北京京房物流枢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隅琉水公司把握房山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依托自有土地、铁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提升北京陆路运输能级、强化区域物流协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国企力量。

  此次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的成功开行,将进一步拓宽北京与亚欧国家的经贸联系,使区域内企业更加便捷地参与国际贸易,获取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1

版权声明

首都建设网所刊载《首都建设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等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首都建设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首都建设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首都建设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请使用 CTRL + D 添加到收藏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都建设报要闻 02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开行 马丹丹2025-04-17 2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