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32

百花山巅修酒店

谢峰 宋伟超

本文字数:2163

  房山区百花山景区改造项目现场     ■记者 谢峰/摄

  ■本报记者 谢峰 通讯员 宋伟超

  站在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的石碑旁,北京城建装饰公司房山区百花山景区改造项目经理张云龙拍下照片,而这块石碑底部也清楚地写着“海拔1991米”的数字。

  “过了小雪节气,此处就要封山。我们赶在封山之前完成了景区酒店及周边环境的改造任务。明年5月份,这里将正式开业。”张云龙说。海拔1991米的百花山主峰是仅次于灵山、海坨山的北京第三高峰。石碑旁便是一家现存的山顶酒店,它也因此成为了北京海拔最高的酒店。

  12公里爬行120分钟

  从百花山景区山门沿着蜿蜒的盘山路向上直达1991米的顶峰,家用越野车足足花了30分钟。不过在张云龙看来,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百花山景区改造项目包含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以及重新装修和机电管线布置。同时,还要完成室外环境的改造提升。该景区正式运营后,将为游客提供酒店、办公、会议、餐厅等服务,成为可以览日出、看云海、望星空、赏雾凇、观百花的休闲度假胜地。

  “在山顶打造度假胜地需要付出更多。在这段12公里的道路上,仅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单程要花费120分钟左右。”张云龙说。

  上山的唯一通道是两辆私家车错车都显得拥挤的小路,还有两处被当地人称作“龙回头、凤摆尾”的接近360度“死弯儿”,让拉材料的货物运输车,特别是混凝土罐车这类稍大的车辆爬行如同“龟速”。此外,司机还要担心各种剐蹭,陡峭山路导致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焦糊气味时常萦绕在现场。几乎所有运输车车身都会“挂彩”。

  除了通行不易,施工还要应对大自然袭扰。在张云龙的车上,大小不一的坑洼密布在发动机盖上。“这是今年夏天一场冰雹带来的印记,当时,冰雹大小如同乒乓球,落在地面直接炸出了白烟。落到车上就成了坑。项目所有车辆都惨遭冰雹洗礼。”张云龙说。自那次之后,项目部有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只要听说下冰雹,立刻就会给汽车盖上被子。

  山顶常年五六级起步的大风,让施工变得十分困难。突如其来的降雨更是贯穿了整个施工关键时期。为了保证雨天能够进行室外作业,项目部购买了行军专用的野营帐篷,让工人钻进帐篷在雨中铺设地砖。此外,山顶住宿空间少,许多工人只能住在行军帐篷里。因为去年暴雨灾害,向山顶输送水源的管道也被砸坏,项目部每周要从山下拉两次水才能满足现场需要。

  “接骨术”让老酒店更强健

  根据设计方案,项目对原有酒店及配套餐厅进行保护性改造,这对张云龙团队而言,挑战巨大。

  项目总工程师张都将这种改造戏称为另类“接骨术”。“通过对建筑物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检测和受力分析,我们将梁柱节点进行剔凿后,根据外露钢筋的位置,在外围包裹新钢筋。如同夹板的原理一样连接原有结构的钢筋骨架,同时,附着上钢结构与原有结构进行拉接,并加大部分横梁面积,以增加斜支撑体系来提高酒店结构整体安全性。”张都说。

  在地上支撑体系万无一失后,项目部对酒店内部的房间布局也进行了重新分割,针对检测报告对部分房间的基础周边增加一道道地梁,与原有基础结构进行连接,将基础加粗加宽,以更好地承载地上重量。其中,针对餐厅因为去年暴雨冲刷导致的结构倾斜高差最高达8公分的情况,技术人员通过结构清理和植入支撑结构,将原本倾斜的餐厅顶了回来。

  在已经装修一新的酒店大堂,呈纵横交错条状的吊顶让原本低矮的楼层显现出了更多层次感,视觉延伸拉高了整体净空。而在屋顶的处理上,项目部针对雨雪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经过计算分析,将屋顶的坡度加大,实现了更好的稳定性和排水效果。

  人拉肩扛鏖战百花之巅

  在山顶施工,最大的问题是机械设备没有施展的余地,人拉肩扛成为项目团队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很多地方根本无法使用机械,最原始的手段反而更适合这里,也为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张都说。

  张云龙最后拍摄的山顶观景平台便是其中一个代表。由于顶峰基座及周边区域要进行修缮,沿着陡峭的石梯,人拉肩扛成为唯一的运输方式。张云龙说:“我们将基座基础方钢管裁成4米一根,前后各两个人如同抬轿子一样将它运上去。”

  另一个案例是一条山中的绕山路,这条路可以直达山顶,但因为去年的暴雨灾害,步道损毁严重。这条绕山路地处陡峭的山腰,部分步道的角度甚至达到了45度。相比顶峰基座,这里使用机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项目部安排工人徒步背着预制砂浆和砖块爬行至损毁区域进行加固维修,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半趴在地上进行作业。整整1公里的山路,就这样一点点恢复原样。

  此外,山顶观景平台的汉白玉护栏重量较大。鉴于运输困难,技术人员对既有围栏进行诊断,对可继续使用的围栏予以加固和打磨处理,在减少搬运量的同时,实现了利旧。

  改造施工期间,项目部获得了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设计、监理等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对张云龙而言,2024年的工作也在小雪节气后画上句号。春节后,项目团队将重返此地,为最终的酒店投用开展清理和保洁工作,确保这座北京市海拔最高的酒店能够按时迎客。

+1

版权声明

首都建设网所刊载《首都建设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等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首都建设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首都建设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首都建设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请使用 CTRL + D 添加到收藏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都建设报新闻 03百花山巅修酒店 谢峰2024-12-04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