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畅畅正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本报记者 史波涛
从工程资料员到省级标准制定者,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公司发展改革部副部长徐畅畅用16年光阴诠释着基建“女超人”的破界之路,踏响了“在钢铁铸就的基建版图上,巾帼力量同样能浇筑最坚实的路基”的铿锵足音。
“拓荒”有轨电车施工验收标准
徐畅畅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2009年参加工作。16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负责现场施工、生产、技术、成本管理等工作。在与泥土打交道的16年里,徐畅畅对待工作竭尽全力,也赢得了同事们“只要是她接手的任务,没有完不成的,只要是她接手的节点,没有保不住的”的至高评价。
2016年,我国西南地区首条有轨电车项目落地成都。彼时,徐畅畅刚被任命为中铁二十二局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项目副总工。她主动请缨,接下编制有轨电车全线施工验收标准这项“拓荒”工程。白天,徐畅畅辗转于质监站、档案馆等10余家单位收集数据;深夜,她在办公室的台灯下翻找全国各地各类型项目相关的规范资料。“当时,她桌上的资料摞起来比人还高,3个月的时间,笔都不知道写秃了几支。”同事回忆说。
经过100多个日夜的攻坚,徐畅畅带领团队将传统铁路、地铁、市政的验收标准与有轨电车特性有机融合,形成了8大项、52小项验收标准,不仅通过成都市质监站的一次性审核,且被专家组誉为“填补了国内有轨电车工程验收标准空白”,极大地促进了行业验收的标准化进程。
“徐式管理法”成为“教科书”
在档案管理方面,徐畅畅的才能也获得了认可。“徐工的资料柜就是项目部的‘标准答案库’。”技术员小李赞不绝口。2017年7月,徐畅畅受邀为中国铁建272名档案管理人员传授工作经验,并参与编写《地铁施工管理手册》,其中由她撰写的施工档案管理章节后续被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同事口中的“徐式管理法”成为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教科书”。
业主、监理、投融资单位多次邀请她进行档案培训及业务交流。2017年9月,中国铁建档案部门对西南地区在建项目进行了档案调研,当调研到有轨电车项目时,项目规范的档案室布局和内业管理,让调研检查的人员眼前一亮。2017年12月,应中国铁建档案馆邀请,徐畅畅走上了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组织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班的讲台,与全系统270多名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
“拼命三娘”的青春赞歌
徐畅畅跟随项目走南闯北,岗位也从现场技术管理、档案管理、成本管理到项目负责人。作为成都有轨电车项目全线唯一的、轨道公司唯一的女项目副经理,她被同事冠上了“拼命三娘”的称号。这个称号,是徐畅畅真实的工作状态,也演绎着她无悔的青春。
徐畅畅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啥也不说,就是干”。徐畅畅回忆,成都有轨电车项目天河路有一段下穿成灌铁路高架桥,有轨电车施工需要向成都铁路局办理施工批复。她和业主、设计方拿了基础资料,开始对接成都铁路局高铁工务段、电务处、供电处、施工办等部门。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上级单位的信息,她总会在收到对方给的地点后第一时间赶过去。六七月的成都,天气闷热潮湿,有一次她为了等一位领导,足足在会议室门口站了3个小时,浑身湿透了。等她把资料递到那位领导手上时,领导看到她的样子之后说:“丫头,你这么干工作也太拼了。”
徐畅畅说:“我嘴很笨,业主和同仁告诉我,我能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我的真诚、我身上坚持不懈的劲儿打动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