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在颐和园启动 ■记者 夏晖/摄
本报讯(记者 夏晖)日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将持续至5月下旬,期间将在颐和园、天坛公园等市属公园举办自然探索市集、“春日新语”自然笔记专场活动,同时推出20条“绿意春踪生态游线”,开启线上古树观察志愿活动、“听·花开的声音”云赏花卉栏目,邀请市民游客走进春日公园,在赏花游园中学习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在颐和园全新投用的耕织图“科普学堂”举办。记者了解到,耕织图“科普学堂”是北京市属公园建成的第12座科普小屋。科普学堂设有文博教室、生态教室、人文教室3个专业教室,利用影像互联互通与现场视觉感观,将颐和园丰富的文博、生态、人文领域精华浓缩到专业科普教室中,让使用教室的学员们结合各个专业课程包,在教室中深度高效学习。活动中,颐和园科普讲师带来了“古建彩画体验课”“春花赏识课”和“雨燕小课堂”,带领学员们观察雨燕迁徙的生态奇迹,欣赏春季常见花卉的绚烂绽放。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处长宋利培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期间,正逢北京最美的赏花时段,伴随北京郁金香文化节、樱花季、桃花观赏季、海棠观赏季、牡丹文化节等开幕,北京市属公园将陆续开展自然探索集市、自然解码课堂、春季自然笔记、古树观察、赏花留影等130余场次主题科普活动,丰富“赏花+”游园体验,让游客融入热爱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来,了解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