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带动村建 以村建促进增收

水投集团帮扶房山区前头港村如期实现脱低不返低目标
首都建设报 2024年12月19日 史波涛

  水投集团助力前头港村杏仁油产业发展 ■记者 史波涛/摄

  ■本报记者 史波涛

  房山区十渡镇前头港村位于北京西南部,距市中心110多公里,地处山区,该村户籍人口80人,是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以来,水投集团坚持“以党建带动村建,以村建促进增收”,帮助前头港村实现营收80余万元,如期实现脱低不返低目标,促进该村全面发展。

  “第一书记”凝聚村“两委”合力

  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水投集团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前头港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一起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该村规范组织生活,美化乡村环境,服务村民需求,实现经济增收,给村集体带来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水投集团派驻第一书记马晓辉说。

  马晓辉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每到一户党员家中,都会像老朋友一样坐下来聊家常,了解党员们心中的困惑与期待。在他的推动下,恢复了村民广播,召开了党员座谈会,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积极引导党员对党务、村务管理充分发表意见,共商解决之策。

  在“第一书记”的影响和带动下,前头港村的党员们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党组织的凝聚力日益增强,村集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老刘激动地说:“‘第一书记’对我的帮助大、影响深。”

  “两条腿走路”助力村集体增收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水投集团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帮助前头港村建设观光果园,修复网红吊桥,发展特色民宿,建成杏仁油加工坊,实现特色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两条腿走路”的创收模式,村集体年均经济收入较2021年前翻了一番。

  前头港村地处深山,杏树是当地的富有资源,村民有制作杏仁油的传统。以往制作杏仁油,村民采用传统方法,在平整的石头上放一个麻绳圈,将杏核放在圈内用石头砸,砸碎后再手工分拣,费时、费力。

  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当老村支书提议购买杏仁油加工机器时,得到了全村党员的一致赞同。但是遇到经费难题,为此马晓辉提议,村党支部向水投集团申请经费支援。

  接到申请后,水投集团迅速响应,深入调研前头港村杏仁油产业的发展需求,详细查询坚果破壳机的市场价格、性能指标等信息,不仅拨款5万元帮助购买了先进的破壳机,还支持前头港村建设杏仁油生产用房,全方位助力村集体产业升级。

  当机器到货后,一桶桶杏核被倒入进料口,一颗颗完整无损的杏仁很快从出料口滚滚而出。“这比电磨还快呀”“这杏仁真整齐呀,比手工的碎渣渣可强多了”村民们边看边议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杏仁油加工前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急村民之所急 帮村民之所需

  水投集团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帮村民之所需。面对“23·7”特大洪水给前头港村造成的影响,水投集团投入13万余元,第一时间帮助村民建成临时房子,安排洗井解决饮水难问题,并为村民送去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帮助村民渡过难关。

  房山区十渡镇在“23.7”特大洪水中受灾。当地镇政府每天为受灾村民发放饮用水、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由于前头港村通往镇里的公路被砂石掩埋,将生活必需品运回村里成为一个难题。

  马晓辉将这一情况汇报到公司里,水投集团党委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紧急租赁一辆四驱皮卡车,在交通恢复后第一时间保障前头港村拉运生活物资,解决了物资运输难题,为灾后恢复重建和保障村民灾后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投集团下一步将持续履行首都国企社会责任,加大对本市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都建设报头版 01以党建带动村建 以村建促进增收 史波涛2024-12-19 2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