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丹)12月1日,2024大戏看北京·第八届老舍戏剧节重磅对话活动《老舍与西城:探寻老舍先生的西城“遗珠”》在西城区红楼藏书楼举行。老舍戏剧节自2017年创办以来,无论从展演剧目的筛选到活动的策划,无一不以坚持文学性、国际性为出发点,深化西城与老舍先生这张文化名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关注城市文化宏观风貌,关注城市人的精神建构。
在“老舍与西城”主题对话中,来自作家、文化学者崔岱远,老舍纪念馆副研究员何婷,北京京剧院青年编剧胡铭帅,共同就“老舍与西城”这一话题娓娓而谈。对话活动从作者生平故事、创作感悟、研究经历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与讨论,向观众普及“老舍西城文化名片”的内涵与意义。
老舍先生是城市文学的标志性人物,其作品深深植根于城市的土壤中,通过对城市的描绘和人物的塑造,生动展现了各自所在城市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和市民生活。本次对话活动现场招募了20组对老舍先生作品感兴趣的朗读爱好者,他们带来了《骆驼祥子》《茶馆》《想北平》《我这一辈子》等耳熟能详的老舍先生作品。正如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女士所言:“尽管老舍先生已经离世近六十年,但他的作品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近年来,他的作品更频繁地出现在银幕、舞台及有声读物之中,影响力持续扩大。”
作家崔岱远在活动现场提到,自20世纪40年代起,老舍的作品跨越国界,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曾多次掀起“老舍热”。其创作的《茶馆》等作品更是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改编为舞台剧、话剧并被搬上舞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北京西城之于老舍,既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也是他文学创作依赖的灵感沃土。老舍的文学内核与精神世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于其独特的幽默感与悲剧感的融合,以及对人性的宽容与理解,为世界文学贡献了独特的中国视角。
据悉,2024年第八届老舍戏剧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24年第八届老舍戏剧节自9月开幕以来,已展演剧目26部54场,开展主题对话、高校戏剧展演、剧组见面会、演后分享会等戏剧活动20余场。本届戏剧节特别委约制作的根据著名作家都梁原著改编、张肖导演的话剧《狼烟北平》一经推出即广受关注,将于12月13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