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波涛)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起一套网络诈骗智能监测系统,“用魔法打败魔法,以技术对抗技术”,全力投入互联网防诈反诈行动中。
据了解,随着互联网、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网络诈骗这颗毒瘤也被各种“黑科技”武装得愈发复杂隐蔽。换脸、变声乃至“大变活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网站诈骗正在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困扰社会安定。2024年,公安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强调“要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潜力,深入推进互联网反诈工作,全面提升精准打击和实时监控能力”。北京移动随即响应,展开防诈反诈行动。
北京移动构建的网络诈骗智能监测系统整合了大模型和知识图谱算法,辅以深度数据包检测(DPI)和深度学习技术。大模型能通过解析语义特征从聊天和音视频内容中辨认出虚假身份、钓鱼链接等常用诈骗手段,识别潜在诈骗行为;知识图谱算法能在诈骗行为间构建多维关联,挖掘行为间的潜在联系,实现跨域侦测,还能归纳各类诈骗特征,重现各种“套路”的演化过程,推理、预测并识别新型诈骗手段,有助于提前布防和打击网络诈骗。
北京移动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我们借助一个真实的反诈案例,还原一下网络诈骗智能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某日,用户张先生上网时不慎误点了弹窗小广告,访问了位于缅甸的涉诈网站。DPI技术从出省流量中实时筛选出访问境外流量,截取了这个可疑网站的访问数据;大模型迅速提取网页文本、图片、音视频内容,并与知识图谱合作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美女’‘荷官’‘六合彩’等字眼,初步判定这是个赌博网站;通过进一步排查,又检索出‘高额回报’‘刷单’‘返现’等高度涉诈关键字。至此,系统一锤定音——这就是个披着博彩画皮的诈骗网站!这之后,做出判断后,该网站会实时推送给公安部门进行二次研判。”
“一旦公安部门确认其诈骗网站属性,北京移动就会通过DPI技术即时将其彻底封堵,让骗子们无机可乘,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诈骗行为。”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这把双刃剑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网络诈骗智能监测系统就是一个良好范例。
自2024年下半年上线以来,该系统已成功监测并处置2117条涉诈网站数据,成效显著,有力防范和打击了网络诈骗犯罪,营造出安全健康网络环境。“此外,北京移动进一步挖掘系统潜力,正逐步开展AI深度鉴伪技术应用,识别更复杂的语义内容,发现更隐蔽的诈骗特征,揭破犯罪分子的伪装,更精准高效打击网络诈骗。”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