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城区菜园街10号的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C地块工程项目 ■记者 刘偶/摄
本报讯(记者 刘偶)日前,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位于西城区菜园街10号的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C地块工程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施工方中建二局三公司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C地块工程项目总工赵欢欢介绍,项目正在抓紧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力争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
菜园街及枣林南里棚改项目C地块工程位于西城区菜园街10号,是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总建设面积27万平方米,共分为C1、C2两个区域,共有14栋地上建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C地块共建有住宅楼12栋,总计1451户,其余2栋单体,分别为文化馆、体智能中心等配套设施。
相比传统棚改项目,可选户型丰富是本项目一大特色亮点。从38余平方米一居室到130余平方米四居室,整个C地块住宅共有70余种户型可供居民选择,而且全部采用精装修交付。
赵欢欢介绍,整个地块12栋住宅楼,全部采用板楼设计。俯瞰小区,住宅楼错落有致,全部采用了当今主流的商品房小区布局形式,且大部分楼栋间距为城区住宅较少有的50米左右超大间距,完全能够保证底层住户采光需求。
作为棚改小区,小区车位数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英明胜告诉记者,目前,小区全部采用当下主流的人车分流式设计,从B4到B2均为地下停车场,可提供车位2414个。“我们整个C区地下车库全部采用贯通式设计,未来,居民可以通过电梯直达地下车库,司机也可以更便捷地就近选择出入口。”英明胜说。
“为实现棚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造,我们在地基施工中,使用了北京市住宅建设中较少使用的地连墙施工技术,为住宅地基穿上了‘钢筋铁甲’。”赵欢欢告诉记者,整个基坑长284米、宽168米,深18米,基坑四周涉及5个居民小区,最小住宅楼距离基坑仅不足30米。为确保“超深、超大”基坑的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项目本次特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外围支护。
赵欢欢介绍,之所以不采用传统方式的“土钉墙”“护坡桩”做基坑的工程支护,是因为北京土地资源宝贵,“地下连续墙”是垂直结构,可以避免传统“土钉墙”支护放坡大、占地面积大的劣势,减少对周边小区现有住宅影响,节约宝贵空间。与此同时,由于项目基坑属于深基坑,相比于土钉墙、护坡桩,在超深基坑中使用地下地连墙可以进一步提高深基坑的安全性;此外,由于项目水位较高,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地下连续墙”所具有的截水、防渗、挡土等作用更是传统土钉墙、护坡桩所无法相比的。
相比传统混凝土预制板阳台,本次阳台结构全部升级为钢框架加ALC轻质隔板材质。赵欢欢介绍,ALC隔板又称气泡混凝土轻质隔板,因其重量轻、隔音好、保温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次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将ALC隔板除了应用在常规室内二次结构隔墙中,同时也在阳台进行了技术升级,既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减轻阳台整体重量,提升住宅保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