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话剧《狼烟北平》首演

首都建设报 2024年12月13日 马丹丹

  本报讯(记者 马丹丹)12月13日至15日,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沃沐鼎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的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大戏,根据都梁“家国五部曲”之一《狼烟北平》改编、新生代导演张肖执导的话剧《狼烟北平》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进行首轮演出。该剧是都梁小说首次被改编成舞台剧,也是导演张肖首次执导爱国主义题材作品。一部作品、两代奇才,以文字和舞台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有趣且触达历史的对话。

  据了解,《狼烟北平》是继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委约大戏《骆驼祥子》之后,在第八届老舍戏剧节推出的第二部委约作品。此次《狼烟北平》的创作改编,是老舍戏剧节对当代文学经典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现代化演绎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话剧《狼烟北平》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北平城内的各方势力角逐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文三儿”的视角切入,研究和挖掘和展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英雄形象,生动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京城浮生百态,让更多人在戏剧舞台上感受到中国文艺作品广阔的表达和格局。

  在新一代戏剧人对作品的改编与现代化演绎下,话剧《狼烟北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作为一部具有浓厚京味儿文化的文学作品,都梁在谈到创作缘起时表示:“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我想写一个我心中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把我年轻时看到和思考过的故事写进小说,这就是《狼烟北平》的由来。”

  全面呈现“抗战中的小人物”

  话剧《狼烟北平》是青年导演张肖首次执导爱国主义题材作品,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两个小时内浓缩都梁笔下丰富的北平风貌和故事情节。张肖在改编过程中选择了一人分饰多角并保留“扮演感”的表演方式,同时采用了融合民国时期演出风格与现代舞台元素的全新表现手法。此外,多媒体、实时摄影元素和现场乐队的加持,让整部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剧场性。

  抗战题材作品常常自带历史的沉重感,而话剧《狼烟北平》则尝试通过年轻演员的生动演绎,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生活状态进行有机结合。剧中角色身上接地气的、坚韧的、乐观积极的态度与当代年轻演员的表现方式相契合。此外,作品中所涉及的“隐秘战线的残酷、特务工作的神秘与惊险,革命运动中动人的真情、荡气回肠的民族气节,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与生存智慧”也为该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层次。导演张肖以“文三儿”为例说,“作为一个人力车夫,他为了自己的生计、为了自己的尊严生活着。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他身上这种很野蛮,但是同时又非常人性的、接地气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当今社会,大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我希望通过这部戏,让观众在剧中找到力量,让我们勇敢地微笑面对生活,就像我们这个戏里第一首歌的名字一样——《迎风而笑的笨拙》。那种笨拙是一种可爱,是一种勇敢,是一种坚韧。”

  据悉,2024第八届老舍戏剧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呼唤戏剧的文学精神”为办节宗旨,致力于让观众们看到更多、更好、视野更开阔、更有精神营养、更具探索精神的戏剧作品。

首都建设报新闻 04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话剧《狼烟北平》首演 马丹丹2024-12-13 2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