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河万达购物中心开门迎客 ■记者 董一鸣/摄
本报讯(记者 谢峰)日前,朱辛庄地铁站北侧,一座崭新的商业综合体——沙河万达购物中心开门迎客。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距离朱辛庄地铁站仅200米,周边12条公交线路纵横交错。这里集美食、潮玩、休闲、生活、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从今年十一黄金周开始,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购物及休闲体验。
对北京建工四建公司项目生产经理张旭而言,这个项目从基坑开挖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仅用了13个月时间。“万达项目在行业里以高效建设闻名,能参与此类项目建设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张旭说。
如何建设万达商业综合体,高效沟通乃是团队的不二法门。拿到项目后,团队针对如何在关门日期前完成建设任务展开协同谋划。张旭表示:“我们联合业主、设计单位,以每周为单位召开协调会。会前,我们预先同设计部门对未来施工中可能面对的难题逐条研究,在符合施工规范的前提下,以工期为导向优化设计内容,尽量舍弃一些仅提供‘华丽’效果的建造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比如在项目2层至4层设计上,将原本凹凸的结构造型变更为纯平面的简单设计,如此一来,从钢结构的选型、吊装、焊接、设备等方面都更具效率优势。此方案最终在协调会上得到了业主单位的认可,仅此一项就为工程节省了半个月工期。
在建筑外立面装修中,设计方案对造型多变的广告灯箱位置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增加悬挂广告的龙骨数量,使大重量的灯箱广告和LED屏幕无需与主体结构连接,降低了结构设计难度,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我们与业主单位目标一致,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从而让工程建设更加高效。”张旭说。
整个项目场地狭小,现场不具备堆料条件,如何让工程建设更加快速?设计方案中,让大部分地上钢结构的尺寸和造型趋于一致。同时,项目部协调相关单位分别租赁了3块地用于存放材料,并督促加工厂提前生产,将材料提前储备起来,确保工程所需要的大部分材料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运抵施工现场,提高了整体建设速度。
项目的穿插作业也体现出高效。“我们在项目写字楼地下结构完工后迅速启动二次结构、机电管线、装修工作。当主体结构逐渐‘生长’时,地下工作没有一刻间断。高峰期地下甚至有超过100辆升降车同时作业。当写字楼主体结构封顶后,地下相关工作已经完成了近七成,这也是保证施工效率的做法之一。”张旭说。
最终,项目部通过采用“合理分区”“快速穿插”等措施,并结合BIM技术专项策划,对重难点部位进行可视化模拟交底,克服了工期短、建筑面积广、工序设计繁琐等难题,打造出了这座沙河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